《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》新標準出臺
2020-12-06
來自國家環境保護部的消息:對國家標準《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》進行第一次修訂,并已編制完成標準的征求意見稿,主要變更的內容包括:
1、標準由推薦標準修訂為強制標準;
《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》征求意見稿(以下簡稱“新標準”)對外發布,該標準將由推薦性指南修訂為強制性國家標準,還加嚴了車內空氣中的有害物質限值,并給出了汽車廠家強制執行的時間表:2017年1月1日起,所有新定型銷售車輛必須滿足本標準要求;此前已經定型的車輛,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強制標準要求。
對原標準中的部分限值進行了修訂;
對部分限值進行了調整,四項加嚴,三項不變,一項放寬;特別是苯由原 標準的0.11mg/m3加嚴為0.06mg/m3,甲苯由原標準的1.10mg/m3加嚴為1.00mg/m3,二甲苯和乙苯由原標準的1.50mg /m3加嚴為1.00mg/m3。
檢測方法有待改善
評價車內空氣質量,僅看標準限值無太多可比性,還需結合檢測方法。而車內空間小、溫度變化幅度大、通風狀況不同等,使車內空氣污染的檢測較為復雜。據悉,國際上對車內空氣質量的檢測方法主要有靜態和動態測試。我國采用的是2007年發布的《車內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采樣測定方法》 中規定的恒溫、恒濕、靜風、潔凈空氣環境中的靜態測試方法。
不過相關業內人士認為,各車企車輛的出廠時間不同,車內空氣污染物與其存儲環境、氣候條件、季節等直接相關,意見稿確定車內空氣質量檢測的時間并不科學。汽車保持封閉狀態16小時受檢,也不符合車輛實際使用時的狀態。他稱:“汽車在開門一瞬間會有風,熱天車內會開空調,這都會使車內空氣污染物濃度有所下降,而完全靜止狀態下檢測出的污染濃度值與實際使用時肯定有出入。國外在測試車內空氣質量時,多是在有循環風的狀態下?!?/span>
溫馨提示
消費者在選購車輛時,最好先打開車門聞聞味道,選擇無異味或者異味較輕的車型。另外,雖然車內空氣污染的程度可能會隨著車體材料中有害物質的 不斷釋放而有所減輕,但在購買新車初期,上車之前最好先打開車門放放異味,并在行駛過程中經常開窗通風,在使用空調時則應多采用外循環模式。
QQ在線客服
聯系電話:0571-82163856 15381151269